阿宫腔的历史渊源

时间:2009-12-07
来源: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阿宫腔是秦始皇阿房宫的遗音。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灭六国后,按照各国宫室的原样,在咸阳建筑宫室群,藏美女万余人。并在渭河以南营造了规模更大的阿房宫,朝歌夜弦,形成了空前绝后的皇家歌舞团。但是,好景不长,项羽由东南烧杀而来,数万人的皇家歌舞团朝西北逃命而去。她们先后安家于乡村,必然把皇家艺术传播于民间。 
  礼泉、三原、富平、临潼、耀县等地都是阿宫早年的流传地带。 
  阿宫腔这个古老独特的声腔,一直由灯影(即皮影)保留在民间。 
  清同治年间,富平有了金马驹、金盆子、陈相公等一些阿宫腔灯影戏班。光绪年间,常有乾州、临潼的一些阿宫腔戏班来富平演出。清朝末年,三原的王仓、礼泉的乔娃子、有娃子来富平谋生传艺,收富平段天焕(艺名焕子娃)为徒。段天焕传承保留了阿宫腔剧种,成为富平阿宫腔鼻祖。 
  1959年阿宫腔搬上大舞台,段天焕担任艺术顾问。从此阿宫腔走向辉煌。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