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 “唐俑头”为平顶,下端有三厘米左右的颈部,借以与偶身相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步发展“拟真头”,模仿真人形象,至今两种风格的偶头并存。制作偶头时先锯下一段木头,砍出粗坯,再用雕刀按角色形象刻划脸部,成型后用砂纸打磨光洁,涂上底漆,然后画眉眼。装置活动眼珠、活动嘴巴的特型木偶则需锯下木偶后部,掏空,装好机关后再将锯下部分用木楔固定,但不用胶粘,便于日后修理时拆装。
早先打底用鸡蛋清和铅粉,后来用磁漆。画眉眼现改用油画颜料,不怕日晒雨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