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是...
    2020-11-17
  • 75年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之中,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得以光复,回到祖国怀抱。这是整个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光辉时刻,也是值得全体中国人民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依据...
    2020-11-04
  •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0-10-10
      中新社洛阳10月9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9日提出,围绕“二里头遗址考古和夏文化研究传播”这一重大任务,要在打造突破性、标识性成果上下功夫,要在多学科融合上下功夫,要在大众化、国际化上下功夫。
      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
    2020-10-20
  • 当代中国年鉴(包含地方综合年鉴在内)的发展深受百科全书的影响,借鉴了“条目”这一百科全书的“现代性”形式。但从指导思想和编纂实践上,年鉴特别是地方综合年鉴类似传统类书的模式。
      分析百科全书的完整编纂链条后,笔者认为随着年鉴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年鉴工作者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开...
    2020-10-10
  •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
    2020-09-22
  •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的重大战略。党史方志工作作为党的全局工作和党的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时俱进,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要求。通过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
    2020-08-27
  •   学术年鉴工作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也就是常说的“5·17”重要讲话)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开拓学术年鉴板块取得了明显成效,也体现出学术年鉴对于学科...
    2020-08-05
  •   来源:中国方志网 2020-07-06
      “中国之志”是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记载和传承历史方式的唯一中国表达,“中国之治”是世界所有国家治理社会的独特中国模式。“中国之志”既能为当下之“中国之治”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又能为未来之“中国之治”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
    2020-07-09
  • (来源:《人民日报》2020年06月05日09版)
      没有一个伟大文明的成长,不曾历经无数艰难和曲折,不曾面对各种风险和考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次异常严峻的考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
    2020-06-12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地方志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创造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新时代方志人要敢于新作为谋求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谢伏瞻指出,...
    2020-06-02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