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脂,国之名县,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其地因小米而得名;更因它是闯王李自成和传说是美人貂蝉的故乡而盛名。据《米脂县志(光绪志)·建置一》记载:“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而米汁淅之如脂,故以名。”另据《米脂县志(光绪志)·舆地志》记载:“米脂水,源出张家山,地沃宜粟,米汁如脂,...
2018-07-31
-
提 要:延祐《四明志》为宋元之际四明地区的一部名志,其中关于佛教的记述十分丰富翔实,收录了大量当地寺院蓬勃发展和高僧生平事迹的史料,展现了宋元之际四明地区文化繁荣、官民崇佛、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和禅宗的发展情况。梳理研究这部分史料,有助于对宋元之际四明以及江浙一带的佛教发展有一全...
2018-07-10
-
中国进入了逐渐强起来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节点上,维护全球语境下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凝聚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无疑具有战略价值。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
2018-06-25
-
宋元之际四明地区佛教的发展
——以延祐《四明志》为中心的考察
牛润珍 宋羽
提 要:延祐《四明志》为宋元之际四明地区的一部名志,其中关于佛教的记述十分丰富翔实,收录了大量当地寺院蓬勃发展和高僧生平事迹的史料,展现了宋元之际四明地区文化繁荣、官民崇佛、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和...
2018-06-11
-
提 要:家谱和地方志,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构筑中国历史与文化大厦的重要文献支撑。旧时由于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传统文化的覆盖是全方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部分家谱被焚毁或停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国家重大文化工程。要...
2018-05-16
-
口述史视野下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趋向
张英聘
提 要:口述史学是跨学科的应用与发展,对地方志而言,加深了各学科之间的互动与整合,推动了地方志向纵深发展。各地在第二轮新方志编修中,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将口述史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资料搜集工作中,推动地方志资料来源的...
2018-04-25
-
论方志馆的性质与功能
刘玉宏
提 要:方志馆是收藏研究、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宣传展示国情、地情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近年来方志馆事业随着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的形势,随着地方志事业的不断繁荣而迅速发展。方志馆的功能定位应立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于国情、地情研究,立足于...
2018-04-25
-
提 要:编修村志记载地域文化和乡村历史,留住乡情,抢救乡村历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村志编修现成的文字资料较少,因而要重视通过考察和调查收集实物资料,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约写回忆录收集口头资料。村志内容主要包含村庄状况、村民生活、家谱世系等。将家谱内容记入村...
2018-04-13
-
这几年,每逢春节,微信朋友圈便会流行起一种被称为“还乡体”的文字。读得多了,就会发现这些文字都流露出相似的乡愁。早在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已指出,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018-04-03
-
编修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漫长的修志历史中,‘方志无学’的状况一直延续至近代。”2016年12月9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邱新立在“2016年地方志理论研讨会”上作“地方志理论的传承与创新”主题报告,“时至今日,方志学的理论研究、学...
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