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志书画龙点睛的地方是人物志。志书付梓问世后,读者对人物志的阅读和点击率是最多最高的,人物资料的社会利用也是最广泛的。
杨凌示范区是一个特殊的经济组织,是一个创新的体制。《杨凌示范区志》也是一个创新体,是一个以开发区志书体例为主,兼顾行政区志书体例的特殊形式。其人物志的编写在人物的收录标准、排序、补遗等方面,较一轮修成的《杨陵区志》有着较大的突破。
二轮修志在人物志的排序上,一般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按生卒年月自然排序,不提倡竖分(按历史时期)和横分(按人物职业)。认为按生卒年月排序,同时期同年代的人物所处位置自然相对集中,竖分年代没有必要;认为横分门类违背了志书的科学性,如有人一生从事多种职业就很难划分为某一类。按照二轮修志工作对人物志编写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杨凌示范区志》将人物志分为“人物传”“人物录”和“人物表”三部分。
《杨凌示范区志》在人物收录的标准上实现了突破。杨凌示范区不同于其他地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塘小鱼大”,如果按照同级收录,即收录地市级以上人物,则人数众多。据调查,截至2010年,杨陵87个行政村中,每村平均有地市级以上干部近乎3人。如果人物录按这个标准收录,则在现录80余人的基础上须再增加200余人。一部志书,光人物就近300人,恐有过多过滥之嫌。故将人物收录标准抬高一档,以副省级为宜。据相关资料显示,杨凌示范区具有正高以上职称的人数仅次于西安市,同理,在人物表中,对于入表科技、教育、卫生等事业人员的职称也由副高抬升为正高,只收录教授、研究员。
《杨凌示范区志》“人物志”的收录范围是古今皆收。杨陵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脉深厚。从人文始姐姜嫄后稷始,弹丸之地,埋一皇帝,生一天子,名将名相、才女乡贤,层出不穷。特别是1934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此建立后,国之翘楚、世之泰斗,比比皆是。若一一收录,恐册卷浩繁,有失简约。“人物传”按照详近略远的原则,古代人物只收录姜嫄后稷(合传)、马援、杨坚、李世民,余皆略之。
《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确定:“立传人物以原籍(出生地)为主,非本地出生,但长期定居本地并有重大业绩者,也可在本地立传,包括外籍、外籍华裔和华侨为本地做出重要贡献者。”《杨凌示范区志》“人物传”收录了一位外籍人士——德国人芬次尔;表列中介绍了加拿大籍专家宙安·博爱娃女士的荣誉获奖,昭示了他们对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建立和农业科技示范工作的贡献。方志学家章学诚说:“名宦传必须写明曾任何职、实兴何利、实除何弊,实干何事有益于国计民生;如职官而无可记之绩、科目而无可著之业,于例均不得立传”。范肖梅、陈宗兴、陈德铭、姚引良等领导先后兼任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张光强长期担任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他们对杨凌示范区的建立和发展贡献殊多,《杨凌示范区志》也根据“为本地作出重要贡献者”将其收入人物录中。
此外,《杨凌示范区志》对人物的补遗纠误做了完善。对于旧志或前志人物记载有误的,新修志书可以用新的观点和方法重新记述;对于旧志或前志遗漏的重要人物,新修志书可以补遗记述。《杨凌示范区志》在人物传中补收2人并为之立传。
一是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字传贤)。这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是一个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殉葬的人物。在长时间的媒体宣传中,对于1934年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建立只说是在“于右任、杨虎城”的推动下建立的,没有提到戴季陶。其实,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建立,戴季陶功莫大焉。1934年4月20日,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也是第一座大楼奠基之日,戴季陶亲临祝奠基词;1936年第一座大楼——教稼楼(后排序为3号楼)建成,楼楣上镌刻着戴亲自题写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名。戴是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建立的直接倡导者和推动者,是筹建委员会三名常委之一,是筹建过程中的直接指挥者。以往宣传,其所以对戴季陶讳莫如深、并不提及多因政治因素故。为了尊重历史,按照“为本地做出重要贡献者”及“入志人物正反兼收”的原则,《杨凌示范区志》“人物传”中补收戴季陶。
二是宋仲实。他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杨陵著名的中医大夫,其医术精湛且医德高尚,对患者一视同仁,从不因身份地位而亲疏。其去世后,附近村庄农民群众百余人自发孝服至坟地为其送葬,医界口碑至今无人能逾。前志人物中没有收录,《杨凌示范区志》“人物志”补遗收录。
前志人物记述中,荣誉称号多处有谬。如“李佩成1987年和1998年两次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李立科1987年、1988年两次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王建辰199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吕殿青1956、1957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等。众所周知,劳动模范一般是5年一评,连续两年被评为劳动模范本身与客观事物相悖,属于谬记。劳动模范,特别是全国劳动模范,是一个庄重的荣誉称号。经一一核实,1950年至2010年,应收录在《杨凌示范区志》人物志中的全国劳动模范只有6人,他们是赵洪璋、周尧、李振声、许宝善、吴普特、燕君芳。
修志难,难在人物的编撰。为了使人物的介绍名副其实,为了使地方志存史真实,《杨凌示范区志》人物传、人物录中对前志——《杨陵区志》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中的人物记述中有误的重新做以记述,恢复了人物的实际荣誉称号。
(作者简介:冯雪,杨凌示范区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