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县志(1988~2010)》为南郑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的依据

时间:2023-04-19
来源: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二轮《南郑县志》出版发行,是南郑一件大事、喜事和好事,作为南郑籍一名外地新闻宣传理论工作者倍感欣慰。读了这部志书,感到有以下三大亮点。

  一、县志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南郑县志(1988~2010)》记载了1988~2010年南郑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就经济版块而言侧重反映了南郑由一个早期吃粮靠返销、财政靠补贴的贫困县,进入西部首富、全国百富县的行列,由一个农业大县转变为工业强县过程中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显示了南郑经济由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记载了1999年后在经济严重下行、财政收入下降、矛盾叠加等情况下,逐步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发展方式,连续多年保持陕南领先、全省第一方阵的经验和做法,从中揭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前进方向。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客观反映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为领导干部深化县情认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制定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各级项目论证、经济开发、灾害治理预防、地方文化内涵提升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县志为各界了解和支持南郑建设提供了参考指南

  志书有总有分,既有概述、大事记总揽全局,又有建置、自然、人口、农业、工业等20编分述,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风貌一应俱全,从中能够看到南郑23年间发生的深刻变化。同时,突出展示了南郑作为一个平川、丘陵、山区三种地貌皆有、山区面积大的县拥有的丰富资源,用较大的篇幅记述了土地、矿产、水、植物、动物五大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情况,多侧面介绍了粮油、茶叶、烟叶、生猪、中药材、蔬菜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介绍了烟草、机电加工、新型建材、矿产冶金、绿色农产品加工等五大工业经济支柱,展现了初具规模的黎坪国家森林公园、龙岗寺等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情况,为有意向在南郑投资、开发的企业家们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同时,客观地反映了南郑区域经济自身优势,即历史文化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绿色产业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优势。这些对于引导人们深入了解南郑、投资南郑、建设南郑,支持南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对史志编修和文化精品打造将起到示范作用

  县志是一方之全史性资料文献,综合性、资料性、真实性、可读性为其灵魂,决定其质量的高低。自己阅读已出版的多部志书,其中多有记述脉络不清、内容不完整、矛盾众多、语言枯燥、可读性不强等问题,有的光写成绩,不揭示问题,回避矛盾,史料有失客观公正性。而新编《南郑县志》没有这类缺陷和问题,志书门类齐全、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行文规范,内容与形式均有所长。一是资料性特征显著,以类系事、横排纵述,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二是坚持政治原则性,对成就写足写实,对问题和事件写准写透;三是行文规范,体例完备、内容丰富、语言流畅,可读性强;四是富有特色,启迪后世。此外,志书所长处还表现在于结构严谨、资料系统、考证精当等方面,融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可以说,是一部高质量的志书,堪称精品,对今后史志编修和文化精品打造将起到示范作用。

  作者简介:舒润生,西藏日报社理论部原主任。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