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以来,志界逐渐把志书编纂的规范化作为重要的问题加以探讨。经过多年来方志同仁的共同努力,志书编纂的规范意识的确有了明显的加强,并逐步变成一种学术常识和官方规定,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和《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等,对志书...
2011-11-02
-
全国范围内的第二轮修志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已经出版的第二轮志书看,大大优于首轮志书。但是,不少志书仍然存在不应有的瑕疵。举较为共性的几例供参考。
一、误解“街道”“社区”
作为一级行政区域的“街道”“社区”,是第二轮修志普遍遇到的新名词,2000年前出版的《辞...
2011-06-01
-
一、《前志简述》的作用
续志记述断限内的史实,而对于前志所载,人们时有所需,志书浩繁,检索不易,甚至手头无书。有一篇简要介绍前志的文字,就显得非常必要。《前志简述》成为植入续志的前志缩影,把两志连为一体,使一些重要内容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有踪可循。
修志是为了用志。随...
2011-05-18
-
一、无题概述记述的基本内容
一篇好的“无题概述”,它必须纵述沿革、横陈现状。编、章、节下的“无题概述”到底该记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说明其在该篇章中所记内容的性质及其原则和特点,提示主题;二是说明起止时间与重要转折,继启下文;三是介绍历史背景及...
2011-05-16
-
表格作为志书的一种重要体裁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轮修志应继续采用表体,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既是表体的延续和发展,又是提高第二轮志书编纂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表体是历代修志的传统手法之一,是志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有效补充文字记述的不足,增强志书的表述能力
图、表...
2011-05-10
-
志书序言居于卷首要位,历来为人瞩目。序言又称序、叙、绪、序传、叙例、叙录、导言、前言、引言、后序、跋等。序依托于书,为书而设,旨在表述该书旨意、体例、写作原委等。有人说:“方志从南宋定型以来,‘序’也被逐渐应用到方志编纂上,并积习相承,成为独立的组成部分和特殊的体裁”(欧阳发、...
2011-04-28
-
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是编修大事记的基本体例。编年体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逐年、逐月、逐日记述,记事简明扼要,语言干净利索,且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纪事本末体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前因、后果进行记述,可以完整地表现重大事件。第二轮修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编年体和纪...
2011-04-26
-
省志的工作模式一般为:省直部门负责其分志编纂工作的组织启动、机构设立、人员选聘和经费保障,并承担业务培训、资料搜集、初稿撰写,组织召开评议会,修改完善志稿等任务,志稿经省史志办总纂后出版。这就决定了在省志工作中,省直部门是主角,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业务水平直接关乎整个省志工作的...
2011-03-25
-
所谓性质,主要是指志书的属性而言,具体说就是军事志志书本身记载的对象、内容究竟是什么。内容决定着形式,志书体裁又大都与内容有着密切关系。军事志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全面、系统、科学地汇集当地军事方面及与军事密切相关的情况和资料,是客观反映军情、地情和国情的资料性著述。...
2010-07-05
-
志是官修的书,一旦负责编纂,先得对该地域地情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制订“凡例”,说明这本书的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通常谓之发凡起例。
“凡例”一词,语出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它好比经理国家的基本制度,周公制定的礼经...
201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