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落于西安市东南郊的大唐芙蓉园是一座以水景为核心,集体验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浓缩盛唐文化的大型主题博物苑。大唐芙蓉园以及其所在的曲江新区是今日西安的一个亮点。这个亮点依附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名称就来自古“曲江池”与“芙蓉园”。 从大雁塔往东南方向走0.5公里...
2006-11-23
-
陕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的黄河中游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对此《尚书•禹贡》中就有“厥田上上”(即土地是上上等田)的记载。陕西在华夏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早出现“陕”的地名可以上溯到西周、春秋时期。西周时期,今天的河南省陕县西...
2006-11-23
-
朝贺巷为明、清时西安城巷名。位于府城东门大街西段路南,端履门大街北段东侧。东西横巷,西起端履门,东不通。此巷因位于明秦王府外城(萧墙)正门灵星门外东侧,官员在此等候入宫进谒朝贺,故名。今仍沿称。 柏树林为明、清时西安城街名。位于府城东门大街中段路南端履门大街之南。在原隋...
2006-11-23
-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
2006-11-23
-
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鼓楼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当初的钟楼早建4年。楼基面积比钟楼楼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丽不亚于钟楼。古时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击鼓向全城居民报时,故称鼓楼 主持...
2006-11-23
-
早慈巷是西安市莲湖区庙后街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一条街巷。它位于西举院巷东口北侧,北至香米园南巷。此地原为隋唐长安皇城将作监(主管土木建筑工程的机构)之地,唐末以皇城改筑为新城后形成居民坊巷。早慈巷开拓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它的西侧是“贡院”考场。当时,为防止考生越墙舞弊,...
2006-11-23
-
中国在汉、唐时期就形成了一条从当时的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一直通往中亚、南亚、西南亚以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道。它对于建立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沟通东、西方的商业贸易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当时的输出物中大量的是中国独有的丝绸,后来欧洲人便把这条道路称为“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绸...
2006-11-23
-
八仙庵亦称“八仙宫”,位于西安东关北火巷。自宋朝建立以来,历经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900余年。俗传宋时有郑生见八仙显化于此,遂建庵。元至正(1341~1370年)中期增修。明正德(1506~1521年)年间建八仙殿。后又经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雍正五年(1727年)、嘉庆十二年(1807年)...
2006-11-23
-
琉璃庙街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中段路南,南广济街以西。南北纵街,北起西大街,南接四府街,东与盐店街相接,西抵梁家牌楼。 关于“琉璃庙街”的由来,据说有过两种版本。一说是当年的琉璃庙街里曾有一座庙叫灶君庙,庙里当时供奉着灶君爷的神像。到祭祀时,附近的居民都会到灶君庙前烧香拜佛,...
2006-11-23
-
1924年7月,鲁迅先生为了收集创作素材和宣传新思想、新文化,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应陕西省教育厅和国立西北大学的邀请,到西安讲学,同行者有好友孙伏园等10余人。7月14日抵达西安,寓居西北大学(位于今西安高级中学)教员宿舍。在浏览、休息数日后,从21日开始在西北大学礼堂演讲《中国小说的...
200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