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衙门是旧时官员的办公之处,其实,早先官员的办公处所称作“牙门”,而不是后来的叫法——“衙门”。  “牙门”之称,源于“牙旗”。牙旗的起源很早,“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杆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古代君主、将军统兵出征,常在军营门口设置牙旗,军中听号令,必至牙旗之下。故营门...
    2006-11-26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秦王朝的统治,采取了一项残暴的措施,来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封建专制。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庆功宴会,仆射(yè)周青臣在为始皇祝贺时,极力颂扬始皇帝实施的政治措施和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但是,博士淳于越却反对封建主义中央集权...
    2006-11-26
  •  清军入关后,李自成起义军兵败退出北京,撤回西安。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十一月,清王朝分兵两路,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统帅,从河南转攻潼关;另一路由英亲王阿济哥率领吴三桂,从大同南攻陕北,计划两路合击西安的李自成农民军。面对清军的猛烈进攻,李自成亲自组织农民军顽强抵抗。但到次年二月...
    2006-11-26
  •   明代文学家徐渭,本字文清,12岁时便能落笔成章,出口成文。他无心于仕途,但他的两个哥哥却逼他去应考。据传,有一次考举人,他拿到试卷后一挥而就,文章很短,但很精辟。因剩了许多时间,便在卷子的空白处画上祖先画像,又画上了供桌、祭品和他自己穿着举人服祭祖的模样,画上还题写了“不过...
    2006-11-26
  •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父少典氏。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市),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一说在山东曲阜),死后葬桥山(今陕西黄陵县)。  “黄帝”和“皇帝”不是一回事。“皇帝”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中国始于秦始皇,而“黄帝”是人名。古时候,人们认为“帝”是...
    2006-11-26
  •  舍,读音shè。三舍,古代计里程的单位,一舍合当时的三十里。《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辟”同“避”)君三舍。”注云:“一舍三十里”。这样,“三舍”便是九十里。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退三舍辟之”,是为成语“退避三舍”的出处,其意比喻对人让步或回...
    2006-11-26
  •    卧龙寺位于西安城内柏树林街东卧龙寺巷,始建于隋代,初名福应禅院。唐代因著名画家吴道子为该寺绘有观音像,故又名观音寺。宋初名龙泉院,太宗时高僧惟果为该寺住持,终日长卧,人称卧龙和尚,因而定名卧龙寺。元人骆天骧《类编长安志 ? 寺观》:“卧龙寺在本府草场街,宋龙泉院也。前三门乃...
    2006-11-26
  •   中国自隋代开始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从唐代开始“状元”一词成为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因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而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中状元者即殿试一甲第一名,为科名中最高荣誉,亦别称殿元。据史籍记载,除去武状元和女状元之外,唐代共有状元139人;五代十国的后梁...
    2006-11-26
  •     昭陵六骏系唐太宗昭陵(今陕西礼泉县)前的6块浮雕石刻。它置于陵园北面祭坛的东西两庑(廊房),是中世纪罕见的石雕珍品,鲁迅称其“前无古人”。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后,诏令大画家阎立本绘样,把伴随自己驰骋疆场、屡建战功的6匹骏马,让名匠分别雕在高约1.7米、宽约2米的6...
    2006-11-26
  •  节日是一种民俗事象,节日生活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节日的起源、发展变化及内涵,无不折射出古代社会物质文明程度和人们精神面貌状况,乃至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民族心理等都有所反映,这便产生了节日文化。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不仅记载着我们祖先对天文历法知识的把握,也显示了不同历...
    2006-11-26
顶部